新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际遇,决定了他们对校徽的不同态度。几位教育界人士的观点是:其一,对母校认同感的问题。过去是计划经济,国家包分配,学习目的单一,思想政治工作易于开展,青年对母校具有深深的认同感,自觉戴校徽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,学生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、行为习惯,校徽不再具有原来的凝聚力作用。
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。过去,校徽是学生在学校的通行证,进校门要查,进图书馆也要看,校徽背后有编号,丢失了要登报,声明遗失后才可补发。校徽尽管背后也有编号,有的大学对遗失补发也有自己严格的“土规定”,但它不再有通行证的意义,刷卡、凭证件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。
也有老师认为,校园里不允许有任何不隐患存在。别说校徽这样有别针的东西不能随便扎在胸前,就连会议文件的装订,也杜绝了金属的订书钉,改为用胶粘。尤其是上体育课,都严格地要求着装不得有任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东西。在教育部门的反复监督下,学校无时不把放在首要位置。
接触面:金属材质,一般为铜制薄片,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结到大的接触面上,这样便于读写器的操作,大的接触面也有助于延长卡片使用寿命;触点一般有8个(C1 C2 C3 C4 C5 C6 C7 C8,C4和C8设计为将来保留用),但由于历史原因有的智能卡设计成6个触点(C1 C2 C3 C5 C6 C7)。另外,C6原来设计为对EEPROM供电,但因后来EEPROM所需的程序电压(Programming Voltage)由芯片内直接控制,所以C6通常也就不再使用了。
集成芯片:通常非常薄,在0.5mm以内,直径大约1/4厘米,一般成圆形,方形的也有,内部芯片一般有CPU RAM ROM EPROM。